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8月13日 星期三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文化藝術 > 藝文活動> 人間社新聞寫作攝影研習營 精進專業傳播真善美

藝文活動

字級

人間社新聞寫作攝影研習營 精進專業傳播真善美

【人間社 薛斐文、余玻莉 台中報導】 2025-06-16
因應AI時代來臨,為增進義工記者的專業性「2025人間社新聞記者寫作暨攝影研習營」,6月14日至15日於惠中寺舉行,近120位學員精進學習。

研習營邀請多位專業講師與學者授課,《人間福報》中區採訪主任江俊亮、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羅世宏、南華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張裕亮、資訊工程系教授陳萌智、黎明、中興大學講師王銘滄、《人間福報》資深美術編輯妙真法師、妙鎮法師等,師資陣容堅強。

14日開營,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主持致詞,佛光山全球各道場都努力在弘揚人間佛教,這許多正人心的事,是社會大眾所需要的。期許人間社義工能增強、擴大新聞眼,傳播溫暖感動人心的新聞,讓更多人認識佛光山,走進佛光大道走出人生黑暗。

人間通訊社主任妙正法師課程介紹,鼓勵學員把握學習機會,將新工具運用於弘法,留下感動人心的作品,並藉此讓人因而認識、親近佛教。

羅世宏主講「新聞專題演講」,提及人人以手機連線全世界,面臨AI生成偽造技術的發達,記者首要素養為「辨識確認事實」。同時提到「新聞產業危機」狀況,倡議「新聞議價法和新聞基金」,協助新聞工作者安心做公共的、獨立的報導,以與商業媒體並存,提供受眾資訊多元化。

「新聞寫作養成班」學員,大多是第一次參加,戰戰兢兢的認真聽課,緊跟張裕亮認識《人間福報》各版特性,再透過分組研析導言的元素,釐清人、事、時、地、內容摘要,學習破題的技巧和九種導言形式。「新聞報導結構與寫作形式,都是故事性的呈現。」一句話,讓學員鄭仰雲印象深刻且了解新聞要點。

「新聞專題班」講師江俊亮,舉例《人間福報》「地方采風」及「三好校園」,說明新聞專題針對特定議題或事件進行深入調查與報導,強調事前大量閱讀研究、經由深入訪問與資料蒐集,才能將事件的深層次以各層面呈現。課堂上限時3分鐘企劃報導「馬祖」,一分鐘限時報告大綱,狂飆出學員的專業潛能,顯見已吸收講師所傳授精要。

「攝影專題班」講師王銘滄,不藏私的從相機本體,談及不同場合所搭配鏡頭規格,包含感光度ISO值設定、跳燈補光等祕技,並詳述活動攝影的大場面、貴賓、表演、特寫等要點全揭露,激起學員高昂興趣,實地試拍所學原理,一張張壯闊、細緻、唯美、震撼等不同風格的照片,結營時展出獲得全體學員讚歎。

「AI圖」課程,由妙真法師、妙鎮法師、教授陳萌智,簡介AI人工智能,可接收人們指令作出指令所期待的成品等。學員按部就班下指令,生成出各式各樣風格的圖像,創意與技巧的結合成品實在迷人。陳萌智說明每張生成圖的成形,源自創作者的指令,引導學員思考「我要什麼,須做什麼」。學員陳文錫說,現學現賣早安圖,讓家人驚喜萬分,下次還要再上這門課程。

除吸收專業課程外,學員並參加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,聆聽腦神經科學領域的權威洪蘭教授從大腦的運作談「智慧的人生」。強調營養、睡眠、運動是腦的保健三要件,缺一不可。也提醒大眾心存厚德載福,效法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待人好,也是快樂處方之一。

此次研習營,提升義工記者新聞寫作與攝影技巧,更加深對人間佛教理念的理解與實踐,期許能續以專業的態度,傳播人間的真善美,讓更多人感受到佛法的光明與溫暖。
12345678910第1 / 135頁
追蹤我們